群体智能(Collective Intelligence,CI)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把群体智能列为5个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之一。由此可见,群体智能的研究工作对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意义重大,成为近几年的一个研究热点,群体智能在宏观层面超越了个体的智能水平,因此,群体智能吸引着来自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持续在研究。尽管对群体智能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大多数研究者都认同群体智能超越了个体智能。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系科研团队对几个领域的群体智能问题展开了探索。研究成果以“Collective Intelligence: A Taxonomy and Survey”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IEEE ACCESS(影响因子:4.098)上。论文作者是计算机系教师何绯娟、缪相林,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研究工作之所以取得了突破,其主要原因是该团队在深入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计算机系的科研团队还在砥砺前行。
该研究成果期待能够帮助其他机构的群体智能研究者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论文研究表明个体之间是否存在交互行为,聚合过程是否存在反馈机制方面的问题,并建立了包含Isolation、Collaboration、Feedback三种范式的群体智能分类体系;对每种范式下群体智能的类别与对应的典型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不同类别群体智能的产生机理或依据,给出了每种范式下群体智能未来的研究方向。
这是学院推进教、研常态化管理、研究和培育一体化进程中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充分说明了研究中有培育、培育中促进研究,体现了计算机系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09/ACCESS.2019.2955677